【打造500亿市场巡礼】乘风破浪 贵州电建的碧波征途
|
|||||
|
|||||
2024年9月6日,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在海南文昌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2米/秒),成为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超强台风“摩羯”移动路径横扫海南、广东、广西等区域,我国南海在运的风电机组均直接或间接受到台风影响。奔驰宝马3555履约的首个漂浮式风电项目暨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台风“摩羯”的猛烈冲击过后,“明阳天成号”依然屹立在广东阳江海域,展现了其卓越抗台性能和施工质量。 科学吊装解难题 “明阳天成号”场址位于广东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中心离岸距离约70千米,水深约45米,两座塔筒共用一个漂浮式基座,以“V”字形排列,搭载两台明阳超紧凑半直驱海上风机,总容量达到16.6兆瓦。该漂浮式风机基础型式拟采用半潜式平台结构,拟作为回路末端机组,建成投运后以1回35千伏电压海缆接入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升压站,通过220千伏海缆送出。作为全球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该平台可应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广泛海域。 奔驰宝马3555负责该试验型机组的基础半潜式平台拖航、基础半潜式平台靠泊带缆、上风向浮筒水泥固定压载水上浇筑、风机吊装以及风电机组整机一体化拖航、锚泊系统安装、海上就位回接以及相关调试、试验等。 今年3月,“明阳天成号”漂浮式风机基础完成下水靠泊,奔驰宝马3555正式开启该项目履约征程。 4月18日,在广州黄船码头,明阳漂浮式风电项目启动塔架连接件吊装作业。起升作业开始,但在接近中心基础塔架时,发现螺柱与法兰面螺孔存在错位。尽管现场指挥人员多次指挥调整吊车,试图解决错位问题,但因吊带滑移造成塔架连接件重心偏移,部分螺柱倾斜进入螺孔,其余螺柱无法就位。纵使使用千斤顶和大锤等工具尝试调整,仍未能完全对齐螺柱。晚上八点半,因潮水变化增加作业难度和风险,且缺乏有效解决方案,考虑安全问题,决定暂停吊装,将连接件安全放回地面,采取防雨措施,并立即组织研究解决方案。19日上午,项目施工团队经过充分研讨,决定重新启动吊装作业。通过更改吊带绑扎方式,同时仅保留4颗螺栓保证整体就位,其余螺栓待就位后从转接件内部向外安装,将螺栓就位率大幅度提升,并于当日下午圆满完成塔架连接件安装任务。 首次吊装虽遇到技术难题,但团队迅速响应,展现了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为后续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塔架连接件等构件的稳固吊装,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海上漂浮式风电样机初见雏形。 5月1日,明阳漂浮式风电项目 迎来了OB侧一、二塔架的吊装作业。在吊装过程中,团队成员吸取了塔架连接件吊装时的经验教训, 对吊具安装方式进行了改进,同时在陆地上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双向测量螺栓孔,及时调整偏位螺栓孔,有效避免了螺柱错位的问题。经过努力,吊装作业比原定就位时间缩短10小时。5月1日晚开始对OB侧一、二塔架进行螺栓紧固工作,同时保持吊机部带力状态。由于项目机型结构特殊,需OB、OA两侧塔架吊装完成,下横拉索安装完成后才能将吊机松钩。鉴于此,在“五一”劳动节期间,项目团队坚守岗位,实行三班倒制度,24小时生产不间断,确保了现场的安全和施工的连续性。5月4日,OA侧一、二塔架的吊装作业顺利完成。至此,成功完成了OB侧和OA侧一、二塔架全部吊装工作,比原定完成时间提前3天。 5月19日上午,项目正式进入又一关键施工节点,即第三节塔架及机舱转接件的吊装作业,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本阶段吊装任务。在5月20日,两侧第三节塔架及机舱转接件完成螺栓紧固工作,随着这些关键部件的顺利安装,样机主体结构逐渐显现。6月20日,双侧机舱吊装完成;6月25日,OB侧叶轮组装完成;6月29日,OA侧叶轮组装完成;6月30日,OA侧叶轮吊装完成;7月3日,OB侧叶轮吊装完成,标志着明阳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的完美收官。 拖航出海展实力闯过一关又是一关,吊装完成圆满收官,只待拖航就位。为了让风机机组顺利到达就位点,硬骨头摆在面前。明阳16.6兆瓦的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28米,叶轮直径约180米,基础最大宽度115米,风机一体化总长117米,空中最大宽度369米,总重量约10624吨,基础型式采用半潜式平台结构,机位处水深约45米,拖航吃水5.50米。从广州黄船码头到阳江就位点,约191海里,途经原深中通道沉管浮运航道、矾石航道、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伶仃洋航道、港珠澳大桥等航路。其中航路最窄处仅200米,拖航路线还将经过深圳机场净空保护区,进一步增加了拖航的难度。 如何让机组安全顺利到达机位点,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拖航时间,必须在海上施工窗口期内完成拖航,意味着时间相当紧张;二是完备的施工方案,要精确识别拖航的各类风险,明确出一条最佳航线;三是得到海事管理的许可。 要抢时间就必须获得广州海事局的许可,要想获得许可就必须拿出最佳施工方案。从今年2月开始,项目部就开始组织对拖航途径航道进行扫测,精确识别气候条件、海洋水文等状况。为尽可能保障项目安全顺利开展,多次组织权威专家组对项目整体过程的作业方案根据各个实施环节的不同需要进行多次研讨论证,并依据专家意见进行不断修改完善。从今年三月到拖航前,历经11次论证,最终确定通航保障方案。同期,为确保在明确施工路线及施工方案后能够快速开展工作,奔驰宝马3555发挥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从船机资源、航舶人员、施工业绩等多维度整合,形成了一支可靠的施工队伍。 拖航方案和船队难题解决后,还有一个难关放在团队面前,那就是深圳机场限高问题如何解决,项目组成员提出过绕道而行,就近抛锚等待限高时间再次启航通行的方案。但考虑到“明阳天成号”风机的超大超宽超限,如何在航路附近抛锚、如何在抛锚后再次顺利起航,这样操作面临的风险比直接拖航至机位点更大。因此,最后论证定稿的拖航方案还是选择在深圳机场限高区域附近绕行一小段,将风机一体化平台一次性从黄船码头拖航至机位点。 为确保拖航顺利,项目团队寻求相关高校,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拖航全过程数字化仿真预演,查找拖航难点和准备不足,多次模拟,让一切问题在拖航前就暴露并解决。启航前15天,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至黄船考察并深入了解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支航道至广州港42#灯浮沿途码头岸线各船厂靠泊情况,防止在拖航出港时码头附近存在水面高度超过100米的特种船舶或海工装备平台靠泊,在空中与浮式风机叶片发生干扰,从而影响浮式风机顺利出运。启航前一周,项目部再次组织扫测队伍对“沉管浮运航道”—“矾石水道”—“伶仃洋航道”进行扫测,保证风机出港安全性。在拖航转弯路段反复进行多波束扫测作业,确保航道安全,保证水深及水文条件满足拖航需求。终于,在8月10日最后一次拖航前协调会议上,通过了最终版通航保障方案,广东海事局也于当日批复同意平台于8月11日启航,发布“拖带作业—粤航警134/24”。这代表着风机一体化拖航工作时间正式敲定,也意味着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即将启程。 8月11日凌晨1点,“啪”,随着灯光照亮黑夜,项目部全体成员马上开始行动,前往码头现场。到达现场项目办公室穿戴好装备后,开始仔细检查核对起拖前各项事宜。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但码头现场的气氛却越发紧张。每个人的心跳都似乎在与秒针的滴答声竞速,等待着那个关键时刻的到来。拖航总指挥站在拖轮甲板上,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的海平面,那里,“明阳天成号”在晨光中若隐若现,等待着起航的命令。“所有人员,注意了!”总指挥的声音在对讲机内响起,“最后十分钟准备,各就各位!”话音刚落,一阵更加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每个人都奔向自己的位置,脸上写满了坚定和决心。 “出海!”随着一声令下,“明阳天成号”在晨曦中缓缓驶出黄船码头港池,沿着出海航道进入珠江口。海风带着清晨的凉意,大家精神抖擞地站在甲板上,目送着港口的灯光渐渐远去。航道两旁的灯火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海洋和即将到来的挑战。在与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会面”中,“明阳天成号”仿佛在向这些现代工程奇迹致敬,它们静静地矗立在海天之间,见证了人类工程技术的辉煌。随着船只缓缓驶出伶仃洋,船上的气氛也变得更加专注和紧张。之后,“明阳天成号”继续向西前行,途径珠海、江门,项目组人员的目光在海图上紧紧跟随着预定拖航路线。随着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的出现,目的地也越来越近。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身,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构成了一曲特别的海上交响乐。“报告,拖轮航行正常,被拖物状态一切正常!”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个岗位的报告声,每个声音都透露出专注和专业。船上的每个人都是这支船队的神经末梢,他们的报告是船队顺利前进的保障。 当青洲四海上风电场的轮廓逐渐清晰,甲板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快看,前方就是青洲四风电场,我们到了!”这一刻,就像一支远航的船队在漫长的航行后终于看到了大陆的边缘,那份喜悦和激动难以言表。海风中似乎也带着一丝甜味,阳光在海面上洒下金色的光辉,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系泊回接任务艰 随着“明阳天成号”稳稳地停靠在预定位置,项目成员都知道,这只是另一个开始,接下来的系泊、回接工作将更加艰巨。 8月13日上午7点,在主施工船上的项目部成员激动地指着远方,“风机来了!”这是全船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风机一点点靠近,每个人的眼睛越睁越大,呼吸变得越发急促,海浪与海风交接的声音,回响在每个人的耳边。1000米、800米、500米,每一个人都关 注着风机距离就位点的距离,在这个庞然大家伙面前变的小心翼翼。随着风机的接近,船上的对讲机里传出指挥员清晰而坚定的指令:“注意,注意,风机即将进入指定就位区域,做好系泊带缆前最后准备。”船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检查定位设备,调整缆绳,确保一切就绪。甲板上,大家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各种仪器,确保风机的精确就位。 太阳逐渐升高,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为这壮观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神圣感。当风机到达最后限位区域时,整个船上爆发出了一阵欢呼,然后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投入到风机系泊带缆限位施工中。终于,在8月24日,经过12天的艰苦奋斗,“明阳天成号”系泊回接工作圆满完成。 稳固锚定抗风浪 在台风“摩羯”来临之前,公司领导电话布置相关防台工作,对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应急预案、技术、物资准备、沟通协调等多方面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明阳漂浮式项目部按照要求作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外气象预测技术及海事局相关信息,对“摩羯”的路径和强度进行准确预判,并迅速启动防台应急预案。同时,早在8月20日,项目相关负责人积极与阳江阳西海事处沟通,提前明确防台预案内容、防台撤离计划,将人员撤离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积极参与8月21日广东省防台桌面推演,主动牵头联合分包单位、业主单位相关人员熟知防台应急预案内容、人员撤离计划及实际操作。做到参与项目每一个人,都充分了解和掌握应对台风的具体措施。 9月1日下午,当得知“热带低压生成消息”,项目部每一名成员心都提了起来,因为在那时候,“明阳天成号”虽然已经连接完成6根锚腿,具备一定抗风条件,但是还没有进行最关键的下潜压载操作,无法抵抗17级超强台风。项目部当即召开“防台工作协调会”,经过充分的研讨,明确了必须9月2日前完成“明阳天成号”下潜的重要目标,从而保证风机一体化平台具备设计要求的抗风能力。在风机下潜之前,团队对“明阳天成号”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所有的紧固部件和安全设施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开始撤离海上施工人员。在完成了风机下潜操作的同时,完成海上施工人员的安全撤离,妥善安排。 在陆地进行避台时,项目团队科学组织人员兵分两路,一路24小时监控风机状态,确保在台风期间能够及时响应任何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一路24小时前往海事部门值班,确保实时掌握台风动向及时调整应急响应强度。同时,还利用青洲四风场实时数据监控系统,对风机的安全状况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台风过后,“明阳天成号”成功经受住挑战和考验。此次台风的应对展示出奔驰宝马3555在海上风电领域的专业实力和高效应对能力。“明阳天成号”在台风“摩羯”中的出色表现,不仅为公司赢得了声誉,也为整个海上风电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公司在“明阳天成号”项目中展现出的前瞻性规划、严谨的工程管理和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不仅确保了台风期间的安全稳定,也为海上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至此,世界领先的海上风电装备引领绿色能源未来的壮阔航程正式开启,奔驰宝马3555向海争风的征程又跨出关键一步。 据测算,“明阳天成号”正式投运后,平均每年可发电约5400万度,能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 |
【打印】 【关闭】 |